一:(金字塔原理) #
如果你有15秒时间,你就讲结论和一级论点,如果有1分钟就把二级论点也讲了,如果还有时间就把剩下的每级论点依次讲出来。用这样的逻辑方式表达,就叫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说清楚。
- 结论先行
这几乎是金字塔原理最重要的一个概念。给领导汇报工作、表达自己的观点、回复别人问题都要用到,先说结论。
但不是什么时候都要先说结论的。比如对方并不了解你所说问题的背景,你就要先把背景说完再说你的结论。
- 自上而下表达,自下而上思考
自上而下表达,前面已经说了,从结论开始一级一级往下叙述就ok,这样可以让对方快速明白你的逻辑。
自下而上思考,我说个我做调研的例子。
假设我需要调研香飘飘奶茶一年为什么能卖出几亿杯,我就到网上去找所有有关香飘飘的信息,这些是金字塔最底层的点,然后我再将相关的点集合在一起,比如营销相关的,产品相关的,运营相关的,再接着给每一个模块分类,最后再得出结论。
- 论点要尽量穷尽,且相互独立
比如我觉得你人很好,那我就要尽量去把证明你好的品质全部列出来:真诚、善良、勇敢、浪漫和诚实。所谓相互独立就是彼此没有交集,我前面罗列的“真诚”和“城市”有些类似,所以就要去掉一个。
二:理清问题,分层次说 #
清晰的表达,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!
有时候,对某件事我们有很多想法,却一直讲不清楚。例如,为了做好一项工作报告,我们找了很多资料,想到了很多自以为精妙的观点,结果汇报结束后,却感觉报告效果不佳。
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?大致有两方面原因:
第一方面,想法很多,却讲不清楚。我们找了很多资料,想到了很多精妙的观点,但因为理不清楚这些资料如何组合,没考虑清楚要如何清晰地表达这件事,结果没汇报清晰。
第二方面,你表达清晰了,对方却没抓住重点。
想要表达清晰,大多数人会采用两种方法:
1、做加法。既然三言两语讲不清楚,那我就多说,直到说清楚为止。这种方式,一方面会给听你说话的人造成较大负担,他必须全程听完才可能明白你的想法;第二方面,讲得太多,会把你要表达的重点意思掩盖了。
2、分要点。把要说的内容分“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”。很多优秀的表达者都习惯用这种方式表达,但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之前,你需要清楚自己的分点原则,否则也只是徒有其表,无法达到表达清晰的目标。
想要清晰表达,我们应该如何做?
首先,需要做到知己知彼。
当我们要讲一件事情时,对方对这件事完全不了解,结果你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具体措施,想想对方会是什么感受?听得一头雾水。
同样,当我们要讲一件事情时,对方已经考虑得非常全面,结果你讲的观点对方还认为不如他的理解,想想对方会是什么反应?不愿意听。
所以,当你要表达之前,需要做到知己知彼。如果你摸清对方对此事的理解程度、态度、顾虑等,那么你的表达将更有针对性、可信性,效果将更加好。
其次,清晰表达,不是要你讲清楚,而是要让对方听明白。
永远记住,表达的本质,不是要你说得顺畅,而是要让对方听得明白、理解到位。所以,在思考如何清晰表达的时候,你的重点不是“我应该如何讲好”,而应该考虑“怎样讲,对方能听明白”。